最新七年级上册下册地理知识点常考考点总结

dations ◷ 2023-12-13 16:48:12
#

地理作为一门科学,涉及到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对社会现象的理解的重要学科。七年级地理课程上下册涵盖了地理的基本知识,本文将总结七年级上下册地理的常考考点,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1 地球的形状与自转、公转:

  • 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赤道略大于极半径。
  •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形成昼夜交替。
  •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变化。

1.2 地球的倾斜与季节变化:

  • 地球轴线倾斜引起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
  • 北半球在仲夏时向北倾斜,南半球在仲冬时向南倾斜。

2.1 自然环境的要素:

  •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 大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包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等。
  •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等水体。
  • 岩石圈是地球的外壳,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2 气候与气象:

  • 气候是长时间内某地区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等。
  • 气象是短时间内某地区的天气变化。

2.3 地球的分带:

  • 高热带、低热带、中等带、寒带,对应不同气候带。

3.1 人类的定居:

  • 人类定居的因素包括水源、地形、土壤、气候等。
  • 不同地区的居住形式受地理环境影响。

3.2 农业的发展:

  • 农业是人类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等。
  • 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1.1 中国的地理位置:

  • 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隔帕米尔高原与中亚相望。
  • 北部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南部濒临南海。

1.2 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
  • 中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稀土等。

2.1 中国的人口分布:

  • 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疏。
  • 人口密集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2.2 中国的区域划分:

  • 北方、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

3.1 中国的气候:

  • 中国气候多样,包括寒冷干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等。

3.2 中国的生态环境:

  • 中国生态环境严峻,包括草原、沙漠、湖泊、山脉等。

4.1 中国的主要经济活动:

  • 工业、农业、服务业。
  • 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大国之一。

4.2 中国的交通:

  • 高速铁路、公路、水运等。

5.1 中国的文化:

  • 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5.2 中国的旅游资源:

  • 长城、故宫、西湖等。
  1. 理清基本概念: 对于每个知识点,要理解清楚基本概念,包括地球运动、气候带、人口密集区等。

  2. 掌握地图与实物图: 对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水系等要熟悉于心,能够根据实物图进行解答。

  3. 注意地理环境的关联: 地理知识是相互关联的,要注意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4. 关联,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1. 实地考察与实践: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亲身去一些地理环境比较典型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 多维度思考问题: 在解答问题时,不仅要从单一角度出发,还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展示对地理问题的全面思考能力。

    3. 多练习模拟试题: 针对七年级上下册的地理知识,多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熟悉考试形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4. 积累实例与案例: 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积累一些实际的例子和案例,能够更生动形象地理解地理原理。

    5. 注重时事地理: 时事地理常常成为考试的热点,及时了解和关注一些地理相关的新闻,有助于在考试中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回答。

    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贯穿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七年级上下册的地理知识,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提高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水平。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系统性思维,善于综合运用各类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在地理学科中能够找到乐趣,提高综合素质,为更高层次的学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