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1735-1815)是清代著名的文字学家和词书编纂家,他对《说文解字》连绵词训释所作的校补考具有重要意义。《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之一,由许慎编纂,成书于东汉末年,是中国古代文字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段玉裁对《说文解字》进行的校补考,不仅填补了《说文解字》的一些空白和错误,还对汉字的意义和演变提供了新的见解,对后世的文字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段玉裁对《说文解字》连绵词训释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和校勘。连绵词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字组成的词语,具有连贯性和延续性,如“人民”、“山水”等。在《说文解字》中,对于一些连绵词的解释存在模糊和不准确的情况,段玉裁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查考和对比,对这些连绵词进行了重新的训释,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完整的解释,丰富了《说文解字》的内容。
其次,段玉裁对《说文解字》中存在的错误和疏漏进行了补正和补充。《说文解字》作为一部古代文字学的著作,其编纂时代较早,难免存在一些错误和疏漏。段玉裁通过对古籍文献和古文字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错误和疏漏,并进行了相应的补正和补充,使《说文解字》的内容更加完善和准确。
最后,段玉裁对《说文解字》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刻的评述。他认为,《说文解字》是一部关于汉字起源和演变的重要著作,对于研究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指出,《说文解字》所记载的汉字的解释和用法,不仅反映了古代汉字的形态和意义,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思想,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段玉裁对《说文解字》连绵词训释所作的校补考,填补了《说文解字》的一些空白和错误,对汉字的意义和演变提供了新的见解,对后世的文字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于推动中国文字学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