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四篇

dations ◷ 2023-12-18 03:22:46
#

在地质野外实习的初期,我们前往了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多样的区域进行勘察。这是我们首次亲身接触地质野外工作,面对不同地貌和岩石类型,我们的任务是进行初步勘察,了解该区域的地质特征。

  1. 地质地貌分析: 利用地质地貌图和卫星影像,我们对勘察区域的地质地貌进行了详细分析。了解地表形态、河流分布、山脉走向等地貌特征,为后续的岩石勘察提供了基础。

  2. 岩石鉴别: 在实地勘察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目视、手感、颜色等方法初步鉴别岩石类型。通过采集样品并进行简单的实验室分析,提高了我们的岩石鉴别水平。

  3. 地层测量: 利用地层测量仪器,我们进行了地层的测量工作。通过记录地层的倾向和倾角,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地层的分布和厚度。

在初次的地质野外实习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在实地勘察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地质知识,通过观察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地质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态度。

在第二阶段的实习中,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一个潜在的矿产资源区域。该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我们的任务是进行矿床勘查,分析地下资源的潜在价值。

  1. 地电法勘查: 利用地电法勘查设备,我们对勘察区域进行了电性测量。通过分析测得的电性数据,我们尝试初步推断地下是否存在矿体。

  2. 岩心取样: 在有迹象的区域,我们进行了岩心取样工作。通过岩心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地层的结构、岩性和可能存在的矿物。

  3. 地下水调查: 地下水的存在常常与矿床的形成有关,因此我们进行了地下水的调查工作。通过测量水质和水位,我们努力寻找可能的矿床迹象。

矿床勘查是地质勘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需要综合多种技术手段的复杂任务。在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勘查方法,如何收集、分析和解读不同类型的勘查数据。这使我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地质工作者需要具备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随着实习的深入,我们进入了构造地质学的领域。在这个阶段,我们前往一个构造活跃的地区,着重研究地质构造的特征和规律。

  1. 断裂构造测量: 我们利用测距仪、经纬仪等设备,对勘察区域的断裂构造进行了详细测量。通过测定断裂面的倾向、倾角等参数,我们尝试分析构造的活动历史和现状。

  2. 褶皱构造观察: 在构造活跃的山脉区域,我们进行了褶皱构造的观察工作。通过记录褶皱的形态、走向和角度,我们努力理解地壳的变形过程。

  3. GPS定位: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我们对研究区域进行了高精度的定位,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构造信息。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中的前沿领域,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方向之一。通过实地的断裂和褶皱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地壳运动的复杂性。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对地质构造的识别能力,培养对地质演化的深刻理解。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