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龙的诗句

dations ◷ 2023-11-18 23:53:38
#

龙,是中国古老神话中的一位神秘嘉宾,也是文化符号中的传奇存在。自古以来,龙一直被赋予着神秘、威严、权威的象征,同时又寄托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龙成为了一种抽象的意象,被诗人们赋予了深刻而多元的寓意。

龙门潭水绿如蓝,
两岸桃花夹岸花。
何年共漂君辈去?
此际乘舟独往那?

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龙门潭》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龙门潭水色的美丽,以及桃花夹岸的宜人景象。在这里,龙成为了自然景色的一部分,与桃花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以“何年共漂君辈去?此际乘舟独往那?”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的渴望。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通过描绘草木的生死轮回,借景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将龙比喻成了一种永不灭绝的生命力,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龙的形象在这里成为了生命顽强、不畏艰难的象征。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在杜甫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诗人通过“龙为乾坤屯,凤压江山君”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这里,龙被赋予了统治乾坤、主宰江山的象征,显示了对国家兴亡的忧思。通过将龙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诗人将个体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增强了诗篇的深刻内涵。

何年归去何年见?
何年见了龙?
龙之疾也哉!

李白的《庐山谣》中提到了龙,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其中的“何年见了龙?”既可以理解为对庐山的美景赞叹,也可以理解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使得诗篇蕴含了对神秘与奇迹的追求。

龙宫殿里竞何年?
翠云席上谁家子?
谢将军
马上儿
美人画图难解语。

这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的《夜泊牛渚怀古》中的一首诗。诗人以夜泊牛渚为背景,以“龙宫殿”、“翠云席”等奢华的景象描绘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豪华场景。龙在这里成为了宫殿的居民,与诗人构成了一种虚幻而华美的画面,了诗篇的艺术意境。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闻。

陆游的《秋夕》中,通过对秋夕夜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其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以及“燕然未勒归无计”均包含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在这里,龙没有直接出现,但通过描述孤城、长烟等元素,诗人传递了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离愁别绪。

青泉落雁过斜晖,
琐闼金花夜夜飞。
石室龙崖声咽絮,
战云亲水射长嘶。

杨万里的《游龙山》中,通过描绘山川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赞美。其中的“石室龙崖声咽絮”,将龙与山崖的景象相融合,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神秘与壮丽。龙的存在使得山水之间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威严的氛围。

古来青水多翠崖,
寂寞空山月影斜。
夜半乘船到三峡,
有石楼前对夕阳,
轧轧缆冻时音响。

陶渊明的《庐山谣》中以庐山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其中“有石楼前对夕阳”描绘了庐山壮美的景象,而“古来青水多翠崖”则为庐山添上了一份神秘的色彩。龙没有直接出现在诗中,但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大自然的景仰与崇敬。

龙,作为古代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在诗歌中承载了丰富的寓意。它有时是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有时是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有时是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龙在诗歌中的形象虚实相生,既有神秘的存在感,又与自然山水、人生百态相互交融。

这些古代诗句中的龙,或翔实苍穹,或潜伏山水,或驾云驭雾,都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艺术符号。这些诗篇不仅赋予了龙神秘而崇高的形象,也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每一次描绘都是一次对龙这一古老符号的重新诠释。

🔖 推荐: